|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戰狼"回歸,中國外交官威脅砍掉高市早苗"肮臓的頭顱"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激怒的中國發出了一連串的尖刻批評,其中包括一名中國外交官威脅要砍掉這位領導人“肮臓的頭顱”。


這番辱罵突如其來地結束了上任不到一個月的高市與中國之間的蜜月期。上月她剛在韓國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會晤,雙方曾熱情握手並微笑。

這也終結了中國對所謂“戰狼外交”的回避——這種咄咄逼人的好斗外交方式始於2012年習近平執掌北京政權後,近年來已基本淡出。


幾十年來,中國日本的關系一直處於激烈的爭執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痛苦記憶所推動的。二戰期間,日軍犯下了包括1937年南京大屠殺在內的多起暴行,北京認為,東京從未為這些罪行充分道歉。

這兩個亞洲大國之間沖突的最新爆發始於上周五,當時高市在國會回答了一個事關潛在“存亡危機事態”的問題。根據日本法律,這種情況允許該國部署軍事力量。

高市早苗說,若中國試圖封鎖或占領台灣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台灣距離日本領土不到110公裡,橫跨對日本經濟生存至關重要的航道。中國認為自治民主的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她告訴國會:“如果涉及出動軍艦和使用武力,我認為這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無論如何看待它。”

周一,她稍作修正,說她的言論並不構成政府政策的改變。

中國外交部對此並不滿意,要求她收回自己的言論,並在周四指責說她“執迷不悟”。一名發言人列舉了日本在1945年前殖民統治台灣期間犯下的“罄竹難書的罪行”,並稱日本一再利用“所謂‘存亡危機’為借口發動對外侵略”。

中國著名民族主義者胡錫進在社交媒體上譴責高市早苗是“惡毒的巫婆”,她“成功地點燃了中日兩國輿論之間新一輪的仇恨風暴”。

中國中央電視台本周發表評論警告說,幹涉台灣事務的日本領導人“注定自掘墳墓”。


“引火者必自焚,”評論還說,將高市早苗提到的“存亡危機事態”與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的滿洲相提並論。

高市最初的評論並未實質性改變日本長期支持台灣的立場,但打破了之前避免在“存亡危機事態”的背景下明確提及台灣的政策慣例。此前日本與其緊密盟友美國一樣,始終奉行戰略模糊政策,對未來中國可能對台灣發動軍事攻擊的情況含糊其辭。

就連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沒有詳細說明日本將如何應對台灣危機。安倍晉三曾是高市的政治導師,對中國持鷹派觀點。近年來,日本領導人反復使用模糊的團結表述:“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中國日本有關台灣的表態尤為敏感。從1895年到1945年,日本作為殖民大國統治著台灣島,遺留下的知識精英階層常自認與日本比與中國更親近。台灣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精通日語,並在1990年代主導島內全面民主轉型,屢被北京指責為日本代理人。

現居香港的政治學家、《面對中國:戰爭與和平的前景》(Facing China: The Prospect for War and Peace)一書的作者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將本周的中日沖突描述為“戰狼外交的明顯回歸”。他還說,日本首相對議會所說的“是事實:如果中國攻擊台灣日本不可能置身沖突之外。看看地圖就知道了”。

針對高市早苗的言論,中國日本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用日文發帖稱:“那顆自己沖上來的肮臓的頭顱,必須毫不猶豫地砍掉。你准備好了嗎?”

日本執政黨和反對黨高層都將其解讀為死亡威脅,要求將薛劍驅逐出境。

針對薛劍的信息,美國駐東京大使喬治·格拉斯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面具再次掉下去了,”大使寫道。“北京是時候踐行它反復宣稱卻屢屢背棄的‘友好鄰邦’承諾了。”

這位駐大阪的中國外交官刪除了他的帖子。

作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高市一直毫不掩飾扞衛台灣的立場。她在韓國舉行的地區峰會上會見了一名台灣代表,招致中國官員的批評。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